题 目:汉语语境与处境下的佛耶对话
主讲人:于晓兰 博士
时 间:2012年10月8日 15:00—17:00
地 点:崇山校区 博远楼 401
提 纲:
一、佛耶对话的理论界定和类型分析
(一)宗教多元与宗教对话
(二)佛耶对话的理论界定及类型分析
二、佛耶对话的历史回顾
(一)唐代的佛耶初遇
(二)元代的佛耶交涉
(三)明清时期的佛耶对话
(四)近现代时期的佛耶对话
三、举例近现代中国佛耶对话的代表人物
(一)杨文会居士对基督宗教的态度
(二)张纯一的“佛化基督教”理论
(三)对中国佛教有系统研究的挪威宣教士艾香德
(四)谢扶雅对佛教的评价
四、小结 佛耶对话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
(一)因对话而理解与包容
(二)因对话而共生与共荣
参读书目:
1.吴言生、赖品超、王晓朝:佛教与基督教对话[M]中华书局,2005.
2.(美)约翰·B·科布:超越对话——走向佛教—基督教的相互转化,黄铭译[M]浙江大学出版社,2008.
3.(美)詹皇L·弗雷德里克:佛教徒与基督徒,王志成等译[M]宗教学问出版社,2008.
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
2012年10月7日